ARTpiece | 塞·湯伯利與劉國夫的《冷山》

November 17, 2020
ARTpiece | 塞·湯伯利與劉國夫的《冷山》

出生於中國南京的上海藝術家劉國夫與出生於美國的畫家、雕塑家和攝影師塞·湯伯利(Cy Twombly)無形間承擔著相同的使命。儘管他們生活的年代相差四個多世紀,相距一萬多公里,但人類對「交流」的渴望和本能使這兩位藝術家水乳交融。

 

本期的ARTpiece著眼於劉國夫的作品《冷山-7》與塞·湯伯利創作於1971年的混合媒介作品《Nini's Painting [Rome]》。 

 

塞·湯伯利,《Nini's Painting (Rome)》,1971,布上油性油漆、蠟筆、鉛筆, 261 x 301 cm,©布洛德博物館

 


 

「湯伯利的藝術揭开了一個呈現書寫性線條與圖形的迷人宇宙,它蘊含著豐富的涵義。湯伯利所關注的終極主題無非是人類生來對交流的渴望,在這種渴望的驅使下,我們不斷創造與生產能夠被他人理解和擴延的意義。」

——羅伯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寫於《紐約時報》

 


 

在劉國夫於2016年創作的作品《冷山-7》中,我們可見藝術家對書寫性傳統,以及在筆法中尋找純粹精神語言的迷戀。畫面裡,冷青色的斑駁筆觸交疊形成富有韻律的層次感,並呈現出通透的秀色。具有書寫性卻有意模糊的斑痕和肌理在層層疊疊之間創造出脆弱冰寒的質感,如夢似幻,又似水生烟

 

 

 劉國夫,《冷山-7》,2018,布上油畫,180 x 130cm
 

劉國夫沿襲了中國文化精髓中的書法傳統,亦不吝於展現其寄託於語言來進行交流的普世欲求。羅伯塔·史密斯在她對湯伯利作品的描述中直接引用了劉國夫的作品,並將其描述為「原始的作品,劉國夫以直接而傳統的方式製造斑痕,但狂野的筆跡與書法的筆痕卻給他的創作增添了新穎與靈動。這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對歷史、文學和其他藝術形式的積極回應,以及他通過筆觸來製造痕跡所傳遞出的原始情感。」

 

 

塞·湯伯利,《Nini's Painting [Rome]》,1971,布上油性油漆、蠟筆、鉛筆, 261 x 301 cm,©布洛德博物館

 

同時,在美國藝術家塞·湯伯利的作品《Nini's Painting [Rome]》中,富有節奏的深灰色筆觸穿插著藍灰色的痕跡,形成了與劉國夫類似的半透明且層層分明的構圖。線條成為一種象徵,表現藝術家在吸收紐約畫派的藝術語言之後,以塗鴉式的圖像和標記對繪畫的意義進行激進破壞和重新配置的努力畫面的草草書寫像一部協調又混亂的協奏曲勞拉·康明(Laura Cumming)評論了這種音樂性:「你能夠這樣形容湯伯利的筆觸——時而猶豫,時而敏捷,時而微妙,時而急促,時而生疏,但你並不能描述這些筆觸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傳遞韻律或情緒的。從這個層面上講,欣賞這些畫作的體驗是深入人心且無以言表的。 」

 

 

 

我們亦能夠在劉國夫的作品中明顯地體會到這種「深度」。他的筆觸表面看似真實,實則半透明而具有滲透性。抽象筆畫取代可辨識的漢字,產生了有意將意義神秘化的效果。劉國夫選擇藍色既是因其對心靈的撫慰,也是因為中國人對翡翠顏色和質地的欣賞之意。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與凝視湖底無異的深度,而波光粼粼的表面則對光線進行了折射與反射。正如勞拉·康明所寫的,湯伯利的畫也令人聯想到水:「數字和字母就像象形文字;畫面中起伏的線條看起來純粹是抽象的,卻也形似波浪。而波浪又何嘗不像書寫的線條呢?」

 


 

「每個人的筆觸:就是他留在世上的痕跡」

——劉國夫

 


 

 

 

 


 

 

 

塞·湯伯利

1928-2011

 

塞·湯伯利是一位美國畫家,雕塑家和攝影師。他與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和傑斯帕.瓊斯(Jasper Johns)同屬一個年代,他的創作影響了諸如安塞爾姆·基弗(Angelm Kiefer)、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Francesco Clemente)和朱利安·史納貝爾(Julian Schnabel)等年輕藝術家。